產品時間:2022-04-01
豌豆蛋白分離設備臥式沉降螺旋卸料離心機,本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本證為客戶打造出的固液分離設備!本公司以研發出WL350/WL450/WL550/WL650/WL800等一系列固液分離設備,采用的大錐角和長徑比技術是分離出來的固相含水率更低,液相更加清澈!
豌豆蛋白分離設備臥式沉降螺旋卸料離心機
臥螺離心機是一種臥式螺旋卸料、連續操作的高效離心分離設備,一般可分為臥式螺旋過濾離心機和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臥螺離心機具有處理能力大、能連續作業、自動化程度高、對物料適應能力強及脫水效果好等特點,在固液分離領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和推廣。
該臥式離心機 產品廣泛應用于小麥、大豆蛋白分離,馬鈴薯、紅薯、等動植物蛋白的等生產中。他可以把淀粉乳中的麩質、纖維細渣、蛋白質及其它不可溶性物質分離出去,完成對蛋白的濃縮和分離。
本臥式離心機結構緊湊,與物料接觸的部件均采用不銹鋼制造,差速器精度高,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省電節能。 該臥式離心機所生產的蛋白質量好,完全符合質量標準,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淀粉生產廠家。
技術參數:
臥螺離心機 型 號 | 長徑比 | 分離 因素 | 最高轉速r/min | 處理量 m3/h | 電機功率 kw | 重 量 kg | 外 形 尺 寸 mm | |
主 | 付 | |||||||
LW450×2000 | 4.2 | 3845 | 4000 | 8~30 | 37 | 11 | 5600 | 4200×1380×1550 |
LW550×2200 | 4.2 | 3630 | 3500 | 10~40 | 55 | 18.5 | 6200 | 4330×1560×1620 |
LW650×2600 | 4.3 | 2980 | 2800 | 12~50 | 75 | 22 | 6800 | 4500×1580×1650 |
2 臥螺離心機介紹
2.1 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臥螺離心機為逆流臥式螺旋卸料沉降離心機,主要有轉鼓、螺旋推料器、液壓差速器系統、液位擋板、驅動系統及控制系統等組成。
臥螺離心機是利用固液兩相的密度差,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加快固相顆粒的沉降速度來實現固液分離的。
物料通過中央進料管進入離心機,在主驅動電機帶動下進行高速旋轉從而形成離心力,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物料中密度大的固體顆粒物沉積在轉鼓的內壁上。螺旋體通過液壓差速器驅動與轉鼓作不等速的相對運動,螺旋體不斷將沉積在轉鼓內壁上的固體顆粒物刮下來輸送至轉鼓的錐段出料口,并從排渣口推出。分離后的清液經過螺旋體螺旋內液層通道從轉鼓溢流口排出,從而實現固液分離過程
豌豆蛋白分離設備臥式沉降螺旋卸料離心機的主要特點 -高效 高干 節藥 節能 穩定 高效-處理量大:與同等機型比較,我公司離心機處理量大。主要是在結構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高效的三錐角技術。第二:液池加深。第三:直轉鼓加長,以 LW420X1800Y為例,同類機型直轉鼓長度為1050mm,由于我們采用的是三錐角技術,我們的機型的直轉鼓長度為1430mm,直轉鼓加長36%。第四:螺旋上增加清相導流孔。液池加深和直轉鼓加長可以增加物料的沉降時間. 螺旋上增加清相導流孔可以加速清相的排出,降低清相在轉鼓內的停留時間.使轉鼓的空間得到有效應用.使處理量大大增加。高效的三錐角技術屬于公司的技術和核心機密。 高干-出渣干:我公司臥螺離心機應用了特有的三錐角技術:錐角對固相濾餅進行強力壓榨,擠出固相內部水;第二錐角使固相脫水,排出固相表面水;第三錐角使固相緩沖并順利排出,避免堵料的麻煩。同時由于加長了沉降區長度使液相更清。該機型的推出給污泥脫水帶來新的突破,液相更清、固相更干、絮凝劑更省、處理量更大。尤其是排渣高干度性能對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具有十分顯著的優點。 節藥-的技術結構:高效的三錐角技術、液池加深、清相導流孔、絮凝劑投加點位置的設計均能節約絮凝劑的消耗,在污水處理行業,同等離心機一般耗藥:3.5-4kg/噸干泥。我公司離心機耗藥:1.2-2.5kg/噸干泥 節能-的節能模式::節水,開機、停機免沖洗,無需冷卻水。第二:節電,我公司自主開發了的節電專家系統,此節電專家系統屬于公司核心技術機密。在同等情況下,節電率達到15%-20%。。在污水處理行業:同等離心機耗電:20-30kwh/噸干泥,采用節電專家系統,我公司離心機耗電:10-20kwh/噸干泥。 穩定-的螺旋三面動平衡技術:我公司臥螺機的轉鼓、螺旋等零部件的動平衡,在自發研制、設計的高速臥式動平衡機上進行,為提高動平衡精度,解決高速旋轉下撓度對平衡的影響,在額定轉速下對螺旋及轉鼓進行動平衡,使動平衡精度顯著提高。并對高速旋轉下的撓度進行修正,避免長期在撓度影響下產生塑性變形,進而使整機失衡振動加大。這樣可使整機長期穩定運行。在整機裝配后,我公司用VT800微電腦動平衡儀進行工作轉速下加水的動平衡,使動平衡工況接近使用條件,可確保工作狀態動平衡穩定。